不干膠材料邊緣粘連或底紙上有部分區域漏涂硅油,在印刷加工過程中均會引起排廢時面紙斷裂,不能正常生產。所以,印刷前先要取一段長1米左右的不干膠材料,用手剝開,看看邊緣或其它部分有無不能順滑一致剝開的部分。
通常,面紙和底紙邊緣粘連都發生在整卷涂布的不干膠材料的一個分切卷上,而且一般只發生在外層7米~10米處,所以,遇到分切的卷筒不干膠材料邊緣有粘連,不要馬上就斷言整卷紙都有此毛病。
此外要注意,剝離重量輕的面紙(如60g/m2和80g/m2的面紙)比剝離重量重的面紙所用的力要大,面紙越輕,剝離時手感越緊。也正因為如此,有時按客戶所要求的形狀去模切客戶所選擇的不干膠材料時,無法在常規印刷速度下完成。
不干膠的標簽印刷品表面都是通過折光的處理,要是使用金銀紙,依靠EDT圖紋在同個角度反射出來的角度都不相同,呈現出立體的效果,還能夠利用立體激光的技術使用印刷品產生立體圖紋。愈加復雜的工藝就是在不干膠的標簽印刷過程中,在表面上滴注相應的厚度的聚氨酯,能增加標簽的立體感。滴入之后也能有相應的粘度。要是預算成本允許的情況下,也能夠增加厚度,但就是會比較耗費油墨。
除了增加立體感意外,還應該注意它的粘合度,一般選擇使用良好的標簽延展性對翹標的改進比大,在不干膠標簽印刷過程中,也能通過貼標的溫度進行效果改進,增加度。
不干膠材料在分切時,如果分切刀具調整不適當或刀刃不夠鋒利,都會在不干膠材料的面紙或底紙上出現裂紋,裂紋處拉出的纖維又會被粘合劑粘住。裂紋的發生可能是連續的,也可能是隨機的,可能出現在卷筒不干膠材料的一邊,也可能兩邊都有,所以,不干膠材料上機印刷前,不定要仔細察看其底紙和面紙上是否有小的裂紋。
然后,取一段經過上述檢查的樣紙,剝于底紙再次檢查一下面紙和底紙上是否有裂紋,因為裂紋有時是小的,只有分開底紙和面紙后才能發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油墨和粘合劑在印刷過程中會逐漸積存到印刷機的導紙輥上,也會引起不干膠材料邊緣出現裂紋。所以,即使已經開始印刷,也不能忽社上述問題。
根據幾年在不干膠標簽行業的經驗,給出如下3種測試不干膠標簽粘性的方法:
1、初粘力:
常見的是滾球法,即在一個斜面上將背膠面朝上固定,然后讓標準的鋼球(有分大小)從上面滑下,能粘到的鋼球越大,說明初粘力越大。
2、剝離力:
將不干膠黏在標準鋼板上,用儀器已恒定的速度將標簽撕下來,幾下儀器所使用的力,此力即為不干膠的剝離力。
3、持粘力:
即用不干膠將兩塊有掛鉤的標準鋼板粘好,然后一個鋼板掛在固定架上,另一頭放2kg的砝碼,看下面的鋼板多久后仍不掉下來,以能持續的時間計算。
不干膠標簽的覆膜一般都是在紙張類不干膠材料上復合透明的BOPP薄膜,可達到保護圖紋、不怕水、防腐、增加標簽立體感的目的。其它類型的薄膜,如PET、PVC也可作為復合膜,但應用不普遍。紙張類卷筒材料覆膜由于成本高,已逐步被UV上光工藝代替。
不干膠標簽根據原材料的印刷加工方式,分為單張紙覆膜和卷筒材料覆膜。單張紙在覆膜機上覆膜。卷筒材料則在標簽機的復合工位或用的復合機上復合。
不干膠標簽在使用之前,測試膠粘劑的類型是很重要的,看看這種膠粘劑是屬于不干膠熱溶膠還是涂膠水紙。有些膠粘劑會與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例如,用作標牌的不干膠標簽在條件下會污染某些特別的織物。有些需要短暫粘性的標簽在曝光條件下會產生長期的粘性。而另一方面,某些需要有長期粘性的標簽在某些表面卻會失去粘性。